招聘新风向:35岁“红线”正在全国范围被拆除!曾几何时,35岁像一道隐形闸门,把无数成熟人才挡在职场之外;如今,这道闸门正被合力推开。
01 隐形天花板,开始碎裂
过去,“35岁以下”几乎写进每一则招聘启事,即便没明说,HR也会把超龄简历悄悄筛掉。大量履历漂亮、正值当打之年的求职者,被一句“年龄不符”直接否定。
反对声浪逐年高涨:既制造内卷,又浪费人才。如今,企业、政府双双动手,拆墙。
02 文件落地,上限直奔45岁
山东、新疆、贵州等地事业单位带头,把报考年龄上限统一上调到45岁;北京某央企、辽宁鞍山高新区迅速跟进。红头文件不再是口号,而是准考证上的新数字。
03 鲜活样本,超龄照样“上岸”
四川率先给出“操作手册”。
– 2025年省属及6市事业单位面向川渝选调693人,八成岗位放宽到40岁,部分直接取消专业限制。
– 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9月公告:35岁起步,副高以上直奔45岁。
– 嘉来建筑工程同期招聘项目经理,上限45岁;持一级建造师或高工证,可到50岁。最终录用的3人,年龄48、49、40岁。
– 鞍山高新区7月教师岗:本科35岁封顶,硕博直接放宽到40岁。
04 国家定调,向年龄歧视开刀
国务院、人社部连续发文,要求“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、年龄等就业歧视”,为地方探索背书。政策信号明确:选人先看“能不能”,不是“哪年生”。
05 拆掉门槛之后,会怎样?
当履历和实力重新成为硬通货,职场内卷降温,人才红利被二次激活。35岁不再是“中年危机”的起点,而是“第二曲线”的发力点。
可以预见:未来的招聘广告里,“年龄不限”会越来越多,“出生年份”终于让位于“项目年份”。能力这张身份证,才永远不会过期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请勿转载。 本文来自西安ktv招聘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